蔡敏,男,1979年生于四川,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国画系主任,华中师范大学当代艺术研究所研究员。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获学士、硕士学位,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获博士学位。国家公派英国伦敦大学瓦尔堡学院访问学者(2011.2—2012.2);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刘进安现代水墨工作室访问学者(2013.9-2014.7);国立台湾艺术大学访问学者(2016.2——2016.7)。 主持课题 1.华中师范大学校青年基金课题《抗战时期迁渝海派与西南美术教育》; 2.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藏区神山央迈勇》,2014年; 3.湖北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清初江南遗民画的世界》,2015年; 4.湖北省美术人才培养工程项目《藏区神山系列》,2015年; 5.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青年项目《清初江南遗民画家与遗民画研究》,2016年; 个展 “移动的桃花源”——蔡敏作品展(国立台湾艺术大学国际展览厅) 主要作品参展及获奖 1. 山水画作品入选第二届全国中国画展(中国美术家协会)。 2. 山水画作品入选“西部辉煌”全国中国画提名展,获优秀奖(中国美术家协会)。 3. 山水画作品入选《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座发表 60周年全国绘画作品展》(中国美术家协会)。 4. 山水画作品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周年重庆市中国作品展览》(重庆市美术家协会)。 5. 山水画作品入选《第三届重庆市美术作品展览》,获优秀奖(重庆市美术家协会)。 6. 山水画作品入选《湖北省中国山水画.油画.水彩风景画作品展》(湖北省美术家协会)。 7. 山水画作品入选中国《第八届艺术节》(中国美术家协会) 7. 山水画作品入选“西部大地情”全国山水画油画风景展(中国美术家协会)。 8. 山水画作品入选全国第十届美术作品展重庆展区美术作品展,获优秀奖(重庆市美术家协会)。 9. 山水画作品入选全国第十一届美术作品展湖北展区美术作品展(湖北省美术家协会)。 10.山水画作品入选全国第十二届美术作品展湖北展区美术作品展(湖北省美术家协会)。 11.2014年 作品入选图像日常-武汉青年水墨艺术家邀请展(江苏南通)。 12. 2014年 作品入选 游凤会•大分武汉友好美术展(日本大分县立美术馆); 13.2014年 “在路上”2014中国青年艺术家作品提名(关山月美术馆); 14.2015年 山水画作品入选湖北省美术人才培养工程百人美术作品展(湖北省美术馆); 15.2015年 作品入选“新谱系”当代艺术展(湖北省美术家协会); 16.2015年 作品入选“水墨共命”中国青年艺术家计划展(798卓越艺术空间); 作品收藏 作品《清音》、《夏木垂荫》收藏于广州国彩艺术馆,2013年 作品《夏诺多吉》收藏于西南大学,2016年 作品发表 1.作品《拾薇村野》发表于《中国美术教育》,2006年 2.作品《陶潜诗意》发表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 3.作品《玉龙》发表于《书法报》,2014年 个人画册 出版个人画册《秋山无尽—蔡敏画集》,重庆出版社,2013年 策展 1.纸面表述作品展 2009.11.06——11.27 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博雅美术馆 2.城市中的绿岛·2009年第二回展 2009.09.25——10.26 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博雅美术馆 3. 纪念张大千诞辰11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作品展2009.12.08——2009年12.15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博雅美术馆 4. 吴青“不安于世”当代绘画作品展 2012.4.25——2012.5.25 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博雅美术馆 论文发表 1.论文《宋代画院教育》发表于《中国艺术教育》,2007年 论文《抗战时期迁渝“海派”与西南美术发展》发表于《文艺研究》2009年 2. 论文《从“意境”与“意派”的比较看传统批评话语的当代转型》发表于《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0年 3. 论文《传统装饰语言的语意传达》发表于《文艺争鸣》2010年 4.论文《抗战时期迁渝海派与西南美术教育》发表于《美术教育研究》,2010年 5. 论文《实验水墨中的意境》发表于《安徽文学》2011年 6.评论文章《语言与记忆——肖丰近作释读》载于《温和而独行——肖丰画集》,2012年 7.论文《85新潮以来的湖北当代艺术综述 》发表于《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14年 参与课题 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国当代艺术的“意境重构”》,排名第三; 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国当代艺术创作的“文化自觉”》,排名第二; 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16-18世纪由耶稣会士带来的中西方美术文化交流》,排名第二; 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传统理论与技法的当代转型研究》排名第三; 5.四川省哲学社科研究“十二五”规划青年项目《名称:多元视阈中的艺术史理论与实践探索一一抗战时期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学术价值研究 》,排名第二; 6.国家社科青年项目《抗战时期教育部西北艺术文物考察研究(1940-1944)》,排名第二;